『以前跟我先生走這個階梯的時候,
我先生都不理我,就自己先爬上去,
但我就慢慢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速度嘛!
反正不管爬哪條坡道,
他都會在上面等我。
然後給我一顆糖說,
來!給你吃。』
『如光在影之中
如喜在哀之中』
溫度
books, dramas, movies & travels
since 2012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孫燕姿
用音樂跟我們相遇23週年快樂!
高一寒假的營隊演小短劇硬要播e-lover
高一寒假的營隊演小短劇硬要播e-lover
升高三的暑假開往成大的火車上聽著一樣的夏天
無止境循環的我不難過
放開手的風箏
放開手的風箏
最後終於懂了的開始懂了
希望很快可以聽到燕姿本人
不是AI孫燕姿
我的5首孫燕姿
害怕|開始懂了|我不難過|風箏|任性
我的5首孫燕姿
害怕|開始懂了|我不難過|風箏|任性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KOBO電子書閱讀器aura one 國際版使用心得
不知不覺使用電子紙閱讀器也已經4年多
從一開始幾乎很難買到想看的電子書
直到博客來、kindle中文版進入市場
電子書忽然蓬勃發展
加上kol群起宣傳(但真的有這麼多人在看書嗎?)
現在很多我閱讀範圍內的新書幾乎都是紙本+電子一起發行
包含舊書很多也製作電子版上架
總之這樣買下來現在藏書也有100多本書(捂臉)
回頭記錄一下逐步踏入電子書的旅程
最早的電子書閱讀體驗是從言情小書的txt檔開始的😂
不過因為本人一直都偏好小螢幕的手機
對眼睛真是一大考驗
最早用的智慧型手機還是有實體鍵盤的moto~超重😂
不過那時手上有一台MP4
那時候就兩台併用的看了超級多言小跟簡中版的舞舞舞
再後來走朝聖之路的時候
在alberge看到很多朝聖者躺在床上拿著kindle看書
整個超級羨慕
畢竟背包已經很重怎麼可能背紙本書
所以整個旅程都在滑臉書😂
回來後開始研究電子書載具
一開始在IPAD跟電子紙閱讀器兩者間猶豫
不過因為當時已經知道自己眼睛很爛
另外也考慮單一功能工具比較可以專心
所以偏向電子紙閱讀器
最後選擇KOBO的原因是他日文書相對來說比較多😎
不過我的日文到現在還沒到可以看完一本書的程度😅
說說電子書的優點
1除了機器輕薄攜帶方便能一次帶很多書
2對於無法在紙本書上畫線+折書角的我
終於不用抄到小本本或貼一堆標籤真的很棒
3字型大小可以調整+ 閱讀電子紙較面板類產品眼睛比較不累
(跟用手機借閱國資圖的電子書的閱讀體驗比較)
4不會因為書的厚度考慮要不要買書😂
(後來到書店才發現原來我讀完這麼厚一本)
5不佔空間!對於目標簡單生活的我是很棒的輔具
對我來說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不能像紙本一樣跟朋友分享書
跟以往可以送書推廣閱讀的機會變少
現在願意買書的人很少了
但我還是會繼續為了出版業購書
畢竟這樣才有書可以繼續看啊!
之前看櫻風堂書店的時候
完全可以了解紙本書的意義跟存在的價值
所以有些書我還是會買紙本來收藏
但為了長遠的閱讀習慣
應該還是會以電子書為主!
於是曾經想開閱讀咖啡廳的夢想
也會隨著時代演變跟著進化吧~
?分鐘熱度之網紅健身APP
自從年中的小面關節炎真心害怕以後走不了路
所以在生日送了自己一年份的網紅健身APP
告訴朋友大家都說蛤還要花錢喔!
托疫情的福其實youtube上有滿滿的居家徒手影片可以免費使用
之所以還是花錢是因為經過幾輪?分鐘熱度的反復
我深刻感受自己的自制力很薄弱
死馬當活馬醫 就花錢試試看吧!
從八月初到現在一週5練每次至少15分鐘
體重沒變瘦還變壯😂
外加進入變冷 加上一下這邊痛那邊痛 這個月真的很艱困
不過還是努力跑完目前的進度
使用app的好處是每天的課表都排好
只要跨過攤開瑜珈墊那一關 大抵上都可以做到
(這時候覺得微微強迫症+完美主義也是算是優點XD)
雖然讓人最明顯有感的體重讓人灰心
(我知道運動初期上升是正常+沒有飲食控制其實效果有限)
但一些以前覺得這輩子都做不到的核心動作
慢慢的都比較輕鬆甚至可以做得到
就覺得還是值得的(為了老後可以走路)
這次的實作也包含實驗自己習慣的養成
另外作息調整(早起運動or下班馬上運動)
是個偉大的航道呢
但人生除了工作很忙很燒腦之外
花點時間為自己的生活微調
選擇不為他人負責的人生
那就要全力為自己負責!!
別人養兒防老
我就養好自己防老!!!GO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The Price of Love(by瑪莎‧From練習說再見)
還記得有些遙遠的某一年,李宗盛大哥是我們在上海演唱會的特別來賓。
自從漸漸離開了大家熟知的音樂工作之後,他默默地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吉他工廠,開始自己一點一滴地開始手工做木吉他。一樣是音樂,但他的音樂發聲在每個音樂人的手上。
那天我們彩排結束,終於輪到了在一旁久候著的他。他背著自己手工做的吉他,一如往常帶著他那有些勞伯狄尼洛味道的笑容慢慢地走上台,對我們寒暄了幾句之後,開始測試著他的吉他和麥克風的聲音。我站在他右後方數尺的距離,除了看能不能幫上一些忙之外,也期待著他會唱什麼樣的歌曲。
台下黑暗而空蕩,現場的燈光除了一兩盞打在大哥身上的聚光燈之外,沒有多餘的燈光。我看著大哥逆光的背影,背著吉他調著音。台下除了工作人員之外,還有數千個空蕩的座位。
當聲音一切就緒之後,他輕輕地撥弄起吉他的弦,不時還會回頭促狹地對著我們笑笑,開心得意地展示著他最近練成的新招。
把玩了吉他一會兒,靠近麥克風,吉他的聲音停下,全場靜了下來,他緩緩地唱了第一句: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他的歌聲在空蕩的場地中孤單地迴盪著,因為太過安靜,每一句的歌聲和吉他樂句的樂句之後,都還有清楚而明顯的回音穿梭在那背著吉他的孤單身影四周。
高中的時後我第一次在張艾嘉的專輯聽到〈愛的代價〉,也許因為年紀太小,當時沒有太多感覺。高二升上高三知道自己留級的那個夏天,在李宗盛《不捨》的那張專輯聽到他自己重唱了這首歌,好像稍稍地懂了這首歌。而之後,這首歌被我遺忘了好久,也許年記還是太小,還活在所謂的「年少時的夢」當中,以為小王子只要抬頭就可以想念自己行星中那朵愛自己的玫瑰,以為站在麥田中就可以捕捉住真理然後用三字經罵著那些衛道且偽善的世界。
但不知怎的,那天台上,站在大哥身後聽著他一個人背著吉他靜靜地唱著,心臟突然被安靜的頻率重重地敲了好大一下。從第一句開始,一直到最後吉他最後一個音的共鳴結束為止。
其實不管再怎麼不願意,最後的最後,我們依然得說再見對不對?
即便不想不承認也不願面對,即便你還在眼前微笑著的時候可以不顧一切,即使想在還能說出口的時候無所畏懼,在還能付出的時候毫不保留,在還能感受你的體溫的時候用力擁抱,但是,總有一天我們還是得說再見,對不對?
可是,在這之前,我可以任性地不要練習說再見嗎?我願意練習吞下所有委屈然後忍住傷心最後還是可以帶著微笑地看著你,我願意練習忍住寂寞走在陌生城市的夜裡然後等待著有天還是可以在你身邊輕輕地抱著你,我願意練習一字一句緩慢溫吞地找到最恰當的形容詞告訴你躲在心裡頭最說不出口的心情。
我願意練習耐性,我願意練習勇氣;我願意練習獨立,我願意練習相信,可是,能不能不要願意練習說再見?
因為還有好多應該要說的話來不及說,因為還有好多說好要去的地方還沒一起去,因為還有好多說好要做的事情還沒做,因為還有好多未來的回憶還來不及存在腦海中。因為還有那麼多的不甘心還在心頭執拗著,為什麼我要在事情還沒到來之前練習說再見?
而且再見總是來得措手不及,而且再見總是令人心不甘情不願,而且再見總是回過頭才意識到原來那一天是真的再見,而且再見總是說著說著最後卻成了再也無法相見。
那為什麼我要浪費這多的力氣去練習這個不管怎麼練習都還是會忍不住眼淚的再見?
晚上的正式演出,我躲在舞台的側邊,跟台下所有的觀眾靜靜地聽著他唱這首歌。從來沒有仔細要記下這首歌的歌詞,可是跟著在心裡唱的時候,卻居然可以一字不差地跟隨著大哥的聲音唱出每一句,副歌的時候,全場的觀眾跟著一起唱起了: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逐句跟著唱著的自己,到了副歌突然有些哽咽了起來。我想起了Bob Marley,每次聽著〈No Women No Cry〉的現場版本,我總會在全場大聲歡呼大合唱著「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那幾句的時候,有種內心很深很深的地方被瞭解而且被安慰的感動。
像是個睿智的長者,用讓你安心的方式緩緩地一句一句的理解和鼓勵,告訴你那些不願意面對或是沒有勇氣直視的這一切,其實有一天都會沒事的。而當現場所有人合唱著的時候,更像是全場的人都這麼開心地對你說著,用著音樂和歌聲給你勇氣,給你信心,給你失落時的安慰,接著你讓你不致下墜。
不管擁有的是什麼,都會有該要放手的時候。不管心中有再多的情感,都還是會有說再見或是分手的時候。我不是不懂,只是生命中學習開心迎接總是簡單而輕鬆,但說再見總是困難重重。我們被逼著成長,在一次一次的再見之後,我們學著乖乖接受,在每一次說再見的時候。
沒有人幫得上忙,沒有什麼標準步驟。要伴著眼淚把不甘心慢慢放下,要鼓起勇氣鬆開雙手然後慢慢揮手。再多的練習都於事無補,到了再見的那一刻,甚至到了終於理解其實失去而且連再見都來不及說的那一刻,仍然一切的一切都還是比曾經預習或是想像過的還要難受。
我不知道怎麼練習說再見,因為怎麼練習都好像沒有用,不知道該怎麼往前,不知道該怎麼踏出下一步的時候,時間還是會走,日子還是得過,悲傷只能慢慢靜默,代價只好微笑接受。原來長大是面對心中不再有火花,原來現在的一切未來都只能讓它隨風而去吧。那一句一句說服自己釋懷的走吧走吧,隨著年紀的增長一字一字都變得刺痛了起來。
該說再見的不是放不下的不甘心,該說再見的也包括了在原地執拗著的當時的自己。
請原諒我怎樣都不願意練習說再見,就當做是最後留給自己任性的底限。因為傷心流淚,因為黯然心碎,這才是愛的代價。
訂閱:
文章
(
Atom
)